小别

东边月亮圆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阅书网 www.yueshuzw.com,最快更新七十年代真夫妻最新章节!

    小别

    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赵秀云留心观察,想着哪天能顺其自然和副师长孙建民打个招呼, 一直无所得。

    按说不可能的, 这么近的距离,本来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更何况人家是天天要上班, 又不是闭门不出的大小姐。

    偏偏事实就是如此, 赵秀云难免觉得古怪。

    古怪的事情不止这一桩,按家属院的说法, 王娟手段高强, 才惹得孙建民人到中年续弦, 是被迷了心。要是这样。两个人很该蜜里调油, 可赵秀云冷眼看, 说句私房话, 夜里都没听见过隔壁有动静,不像是感情好的样子。

    可要说感情不好,一到下班的点, 王娟的注意力就全在楼道里, 好像盼着谁回来一样。

    孙建民约莫忙, 反正从来没早回过, 王娟虽说不是大美人, 可娇滴滴的媳妇放家里的人,能续弦吗?

    男人嘛, 不就那点事。

    赵秀云最近有点事就跟方海嘀咕, 越说越觉得奇怪, 喃喃自语道:“为什么呢?”

    出了自家门的事,方海是不太关心, 转而说:“我明天得出趟任务。”

    晚饭的时候他一直没说,想把她的担心再往后拉。

    不过该来的还得来,赵秀云很快顾不上别人了,一连问:“去哪?去多久?有没有危险啊?”

    方海碰碰她的脸,说:“十天半个月,说不准的事。”

    其他的不答,那是纪律问题。

    赵秀云也知道自己不该问,忍不住叹气说:“那你自己要小心点啊。”

    果然愁得都快睡不着,两道细眉微蹙,叫方海都有些难安。

    他想,古人说得很对,儿女情长丧志啊。

    到底不忍心看她这样,索性说:“做点别的吧。”

    哪还有什么别的,赵秀云很快脑子空落落,第二天还记得早起做饭。想着方海要出门,压冰箱的肉都拿出来,生怕他在外面饿着。

    方海起得也早,收拾完东西出来一看,大早上的,还有四菜一汤,开玩笑说:“又不是上刑……”

    话到一半,赶紧收回去,他这个嘴可真是。

    只听一半,赵秀云都忍不住,气得拧他说:“你会不会说话,不会说就闭嘴。”

    方海觉得这下真不冤,他该啊。

    讨饶道:“我错了。”

    赵秀云气鼓鼓不肯理他,任他来回转悠,跟条小狗似的摇尾巴也不搭腔。

    方海没办法,只得说:“去好几天呢,抱一下。”

    赵秀云哪还有办法生气,闷闷不乐说:“一定,一定要小心啊。”

    “嗯。”

    她是这样,孩子也不甚乐意,禾儿反复追问爸爸究竟要几天才能回来,方海自己都不知道答案,只能说:“爸爸尽快回来可以吗?”

    禾儿不满意道:“尽快是多快?”

    她可不是能随便糊弄的孩子。

    苗苗抱着爸爸大腿不说话,神似妈妈的眼睛水汪汪的。

    方海都想破罐子破摔说不去了,还是硬下心肠,出门的步伐都很沉重。

    到楼下正撞见陈大光,他这回也出任务,脚步轻快得很,还开玩笑说:“我们家老大恨不得我出门一整年。”

    就没人管着这些倒霉孩子了。

    人跟人不一样啊,方海抬头,还能看到媳妇站在走廊上看,笑一下做安慰,留下的背影里只剩坚定。

    赵秀云打起精神来,催着大的赶快去上学,送小的到育红班,自己去上班。

    家里少一个人,日子也得过,就是有段时间没一个人做家务,她陡然有点手忙脚乱起来,洗衣服的时候东找西找,都没找到肥皂。

    禾儿带着妹妹在客厅玩,看妈妈进进出出,眼睛就跟着动。

    赵秀云问她说:“禾儿,你拿肥皂没有?”

    禾儿指着高柜说:“在那里,爸爸放的。”

    方海长得高,一够就着,赵秀云踮起脚都拿不到,拿了小板凳过来垫,像埋怨又不像地说:“放这么高做什么。”

    洗衣服的时候又觉得水凉得很,甩甩手想,没有一件顺的事啊。

    由奢入俭难啊。

    王娟恰好此时来串门,看她做事心神不宁的样子,问:“担心你爱人?”

    赵秀云无奈笑笑道:“人在家的时候不觉得,不在家总叫人牵挂。”

    王娟有时候说话总有些其他意思在,这会说:“有人牵挂也是件好事。”

    赵秀云捉摸不透,就不问,招呼她坐下。

    天气渐渐冷,她也不太爱让孩子下楼玩,跑跑跳跳出一身汗,风再一吹,回头有个感冒发烧,头疼的还是她。

    王娟每次来,更像是奔着苗苗多,今天也不例外。

    她用一种不符合年纪的慈爱看向孩子,说:“多好的姑娘啊。”

    赵秀云自觉现在大家还算熟稔些,宽慰她说:“你还年轻,急不来的。”

    王娟一时失语,说:“不会来的。”

    自己又转移话题说:“你是不是要去市里,咱们一块,我帮你看孩子。”

    赵秀云最近有几张布票,换季总要添衣服,想想说:“行,星期天一大早出门。”

    星期天不上学也不上班,家属院门口等车的人是最多的。

    王娟在院里,跟活在妇女们嘴里似的,跟她打过交道的人都很少,这要不是人还在,只怕马上议论开来,不过嘴虽然受限,拦不住眼神交换。

    赵秀云装作没看见,问她说:“你晕车吗?”

    王娟也是神色如常地说话。

    高明最懂看大人眼色,有些奇怪,他觉得这位刚认识的王阿姨也是顶好的人,和禾儿交换只有他们俩懂的眼神。

    苗苗被妈妈和王阿姨牵在中间,其实也不是很高兴,有些气鼓鼓地叫:“姐姐!”

    为什么只跟高明哥哥说话!

    禾儿摸一把妹妹的小光头,算作安抚。

    小丫头还是不太高兴,瘪着嘴不说话。

    不高兴就不高兴,她才这么点大,赵秀云不拽在手里是放不下心的,到市区眼睛又一直盯着另外两个,还顾得上跟王娟说话。

    王娟说:“这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吧?”

    “现在还好了,小一点两个我都不敢撒手。”

    说着话,注意到禾儿又不安分,说她:“看见车没有方青禾。”

    高明赶快把她拽进里道,笃定说:“赵阿姨心情不好。”

    禾儿小大人一样地叹气说:“因为爸爸不在家。”

    她掰着手指头数说:“十一天了。”

    她都有些忘记原来在老家天天见不到爸爸是什么样,只觉得他该天天在家才对,小孩子也烦恼起来。

    高明不好意思说,他也挺想方叔叔的,虽然他很凶,搓澡很疼。

    两个人齐齐叹气,乖乖巧巧地走着。

    见状,赵秀云才又回到刚刚跟王娟没说完的话。

    能这么操心,其实也是福分,王娟怅然摸着自己肚子,把忧思甩到脑后。

    既然进城,就得去百货大楼,赵秀云今天还得自己背筐,东西一样一样往里放,王娟也没少买,大包小包的,出百货大楼的时候说:“我去趟邮局,你们在这等一下吧。”

    赵秀云给孩子买了糖葫芦,让他们站着吃,自己捶捶腿,倚在石柱上打哈欠。

    王娟去而复返,两手空空,解释一句说:“正义和倩倩在云南插队,给他们寄过去。”

    孙正义和孙倩倩是孙副师长的两个孩子,还是龙凤胎,才十七岁,按说他们俩可以留一个在城里,偏偏都下乡,坊间都传是被后妈逼的。

    赵秀云却觉得看起来不像,王娟不像是有那个心气的,这会顺着话说起来。

    “云南可远了,当时怎么没叫留在郊区。”

    郊区大队,也是可以插队的。

    “孩子自己要去,他们爸爸也说多锻炼一下。”

    王娟只比继子女大六岁,说起来全是长辈的慈爱。

    赵秀云自觉看人是准的,心里又嘀咕起来,想说这一家子果真古怪啊。

    不过也没问,附和道:“是啊,年纪小,多在外面也是好的。”

    “我也这么说,玉不琢不成器。”

    说起来倒像是七老八十的样子,有点孩子亲妈的意思了。

    不是赵秀云小人之心,这一号做后妈的,她还真没见识过。

    说起孩子,王娟还是颇有几句话能说的,言语之间透露出来的意思,好像是从小就认识孙家人。但她也不爱多提,很快转话头。

    赵秀云好奇得挠心肝,又不是自己能打听的,按下不表,配合地说说笑笑,到家收拾东西。

    她还给方海买了新衣服,看到又觉得惆怅,丢进衣柜里,心想等他回来,叫他自己洗吧。

    等到水凉得有结冰的意思,方海已经是出门一整个月,连影子都没有。

    元旦这天,赵秀云起得早,年关近,供销社的供应一波接一波,今天买花生油,明天买大白菜,她最近都是天不亮去排队,雾气里搓手跺脚。

    门一开挤进去,又能叫人出一身汗,多多少少有点感冒的趋势。

    要是这当口感冒,那全是添乱,她去医务室拿过药,吃得脸都挤在一起,孩子怕吃药就像她。

    人家能跟她撒娇,她想撒娇的那个人都不知道在哪里。

    赵秀云在树下看自己的战利品,确定买齐,叹口气要回家,一只手突兀出现在她眼前。

    好家伙,这是遇上抢劫犯了,不怕去农场筛沙子吗?

    赵秀玉刚要嚷开,又觉得这手有几分熟悉,顺着往上看,脸是熟得不能再熟。

    她一下子有些鼻酸道:“你怎么才回来。”

    委屈得想叫人抱着哄哄。

    方海偷偷牵她手,说:“怎么又瘦了。”

    赵秀云最近穿衣服多,没感觉,眨着眼睛控制情绪,说:“我买了好多好吃的,今天吃肉。”

    方海麻布袋扛身上,说:“嗯,回家吧。”